盐城民生网: 关注生活、关注民生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医院新闻】盐城市中医院开展第六期“品读经典,锤炼党性”主题读书系列活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10-28 14:25作者:快报民生来源:盐城市中医院
图片

     盐城市中医院2023年第六期“品读经典、锤炼党性”主题读书系列活动,10月27日在门诊二楼检验科会议室如期举行,由我院门诊支部陶运娟同志进行交流分享。

图片



读书,使人进步

本次读书会暨党员学习活动分享的是美裔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著作《追风筝的人》。

图片

分享会

图片
      作者出生于阿富汗,后随父亲迁往美国,34岁开始文学创作,38岁写出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镶嵌了一部关于父与子、罪与赎、爱与背叛的故事,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久久难忘。2007年12月,根据《追风筝的人》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2008年电影《追风筝的人》荣获第65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图片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心灵救赎过程。年少时的阿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位富家少爷,他本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但他却也存在等级观念和宗教种族观念。因此阿米尔捉弄哈桑之后,尽管心怀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但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因为阿米尔的懦弱间接地逼走了哈桑,不久后因为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随父亲去美国。
图片
      成年后的他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却发现了一个惊喜谎言。他一点点探索在战争中的阿富汗,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经离世的哈桑的儿子,找回了那支他曾丢弃了的风筝,找回那个被遗失在过去的自我,他也因此最终明白了成长及生命的意义。
图片
      或许,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风筝,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在飞往更高更远的天空时,不得不受着那根细细的线的牵引。但也正是这根线,保护着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但无论如何都要学会担当,学会勇敢,做一个善良的人,尽量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和难以磨灭的愧疚。愿我们每个人的风筝都能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图片

门诊支部书记李享:《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书中的风筝隐喻了亲情、友情、忠诚和正直。一场风筝大赛,两个懵懂少年,虽然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最后却在救赎中通通释怀。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为你,千千万万遍!”即使遍体鳞伤但仍义无反顾,这是哈桑对阿米尔的誓言,也是阿米尔对索拉博的救赎。就像鲁迅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如果你认为值得的人或事不妨大胆放手去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风筝也许是勇敢,也许是希望,但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守住初心,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想象中一样勇敢!大家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去好好阅读一下这本书,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供稿 | 陶运娟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