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民生网: 关注生活、关注民生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射阳县四明镇:小龙虾唱响田野生态曲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9-26 08:05作者:张文绘 张永成来源:四明镇

  九月 二十五日上午,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极目远眺,无垠的稻田上,稻浪翻风、稻花飘香。眼下,正是射阳县四明镇维新村村民放养小龙虾苗的季节,在稻虾混养的沟塘河汊里,有的穿着橡胶连体半身水裤、有的摇着小船,随处可见虾农忙碌的身影。见有记者来采访,王海峰驾驶着他的小船,七拐八拐地来到了记者的跟前,指着河面上浮动似死非活野生杂鱼说道:

“近来比较忙,准备投放虾苗,为防止野生杂鱼吃掉小龙虾苗,正在清理稻田河沟里杂鱼,今发展虾稻混养二百多亩,全年轮投小龙虾苗五次左右,累计投放小龙虾苗万把斤,收获成品虾六万斤左右,现在投放今年最后一批。”

   射阳县四明镇维新村地理位置独特,紧临射阳河,河流密布,水质清澈,全境沟塘河汊众多,土质肥沃、风浪小、涨落平缓等有利条件让该村村民“如鱼得水”,充分利用池塘、河湾、低洼的河滩等地域上的优势,大力实施稻虾混养,该镇因势利导,采取典型引路、以大带小等模式,使全村的小龙虾产业呈现出滚雪球效应,不仅从零星散户发展成规模混养,以王志龙,包恒军等为首的村民还走出本村,到外地“借窝生蛋”,发展稻混养,他们在技术上取长补短,信息上互通有无,都取得了一定的可观经济效益。

   为做好稻虾文章,把稻虾混养当成该村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主打产业,我们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走活稻虾混养农民增收‘三步棋’:注重技术培训,提高饲养水平,邀请技术人员到村授课,确保高质量混养;严格选育良种,提高龙虾抗病能力;及时向虾农传递龙虾收购、储运、销售等信息。”该镇农技中心技术员闻祝生说。

“我们稻田混养出来的成品虾,由于规格大,肉质肥美,无污染,是正宗的`大河龙虾′,一般都是商贩上门收购,价格远远高出其它地方价格。稻虾混养生长的水稻从不施农药花肥,所生产的水稻大米都是环保绿色食品,每斤大米都在十元左右,比市场同类大米价格高出三四倍,且非常俏售,两样加起来,一亩可多挣二千元左右”。王海峰说。

“近年来,射阳县四明镇维新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主旋律,注重强化特色产业培植,利用地处射阳河的优势,因地制宜推进稻虾混养主打产业,带动农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虾稻混养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目前,全村有虾稻混养面积一千余亩,不但壮大了经济基础,鼓了农民的钱袋子,还成了维新村强村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同行的村干部王志同告诉记者。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