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菊花飘香,硕果累累。走进“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中国乡村之乡”——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村党群服务中心,耳闻目堵的是,白天,村干部联合办公,凸现窗口服务,车来人往,村民们高兴而来,快捷办事高兴而归。每周六晚上灯光通明,村组干部在党员读报室里和几十名党员一起读书看报。江苏省党代表、村书记徐金生还时常借助“盐城市支部书记工作室”平台领学国内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党史、产业富民、乡村振兴国家政策和现代农业技术,使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强村富民的“充电驿站”,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指挥所”。
素有菊花之乡的洋马镇近年来,做实做细做活区域化党建,依托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各种资源、资金等要素,真正把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政治中心、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走出了一条以“红色引擎”力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干部轮流值班联合办公,是洋马镇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在处理村事务上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村党支部书记们还可以通过“书记交流会”等形式坐在一起交流讨论,凝心聚智共同提升,形成了一支更加活跃积极的团队。“通过组织联建方式,各村可以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抱团发展,进一步凝聚了各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向心力、创造力,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洋马镇党委书记王国庆介绍,该镇立足地域、产业、文化,将全镇划分为三大类三个片区。以江苏宏健粮油、盐城海越麦芽、江苏银宝、亚大菊花、盛大药材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周边8个村居,推动形成村庄孕育产业,产业反哺村庄的融合发展局面。以科技产业园、新洋港重大项目聚集区为依托,辐射周边黄海、港中等4个村居,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目的,推动村企共建。以过硬党支部建设等为依托,发挥黄海、港中、药材3个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联系帮带周边6个村,40个村民小组,实现以强带弱。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促进贺东、潘东等6个传统文化村,文化相融、民心相通。以乡村治理为依托,借助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项目,连片带动8个村居实现多村共治。“过去要办房产查询证明要跑到镇上,需要半个多小时,有时候刮风下雨还去不了。现在再办房产查证证明根本不用往镇上跑,赶集时顺道就在党群服务中心办完了,十分方便。”谈起设立党群服务中心的便利,正在办理房产查询证明的兴垦村村民杨大爷高兴的连连点赞。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几年来,使得这种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该镇选派8名优秀机关干部,全部下村工作,和所辖村干部轮流值班。通过厘清镇直部门和社区中心的职责和权限,把民政、人社、经营等部门工作关口前移,并为每个社区统一配备了现代化服务设施,镇里服务群众的事项全部下沉到了村居、社区,群众骑电动车不超过20分钟就可到达,真正打造成了“20分钟服务圈”。通过各项服务联动,真正实现了基层服务触角下沉,党建力量下移,群众满意度上升,绘出多村共治“同心圆”。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我们居委会、社区联合港中居,统一把村里的工业用地规划成了产业园区,总共占地500多亩。”最近这段时间,黄海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吉宗明心情分外舒畅。
除了产业园区项目的成功推进,和社区的菊花和粮食、农机、水产3个产业已经成立合作社联合社,8个村居内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大户领办的合作社等资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各村居实现产业联合,抱团发展只是洋马镇推行区域化党建结出的硕果之一,通过改变传统基层党建各自为战的态势,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化基层组织网络,在协同作战中提升共建的质量和效能。先后有4个村居被县镇评为先进村、基层党组织,实现了组织振兴。通过内部挖潜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发掘“土专家”“田秀才”,与南农大、中国药材大学、王老吉等高校、科研院所、名企联合结对,组建5个区域智囊团,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依托社区文化娱乐室和本土文化团队,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用文化浸润生活、涵养群众。同时,近几年来,村居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构建共赢生态的美好愿景,贺东、药材村被评为省市级美丽乡村,洋马镇被评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镇、“十里菊乡小镇”。
通联: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宣传办 冯小雨
电话:138513203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