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王泽余)端午节,这一承载着我们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佳节,不仅以其独特的习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更以其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将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在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匣东村,一项延续了多年的传统在这个端午前夕再次上演:组织党员、志愿者、群众代表共同为敬老院老人和村里的五保户家庭包粽子。
6月7日,阳光明媚,匣东村的活动室里弥漫着端午的气息。村民们欢声笑语,忙碌的身影穿梭于食材之间,他们各司其职,有的精心准备食材,有的巧手包制粽子,有的则负责粽子下锅的烹饪,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这不仅仅是一次包粽子活动,更是一次传递爱与温暖的行动。这些粽子,将在端午节前夕送往镇敬老院和村里的五保户家中,成为村民们对那些需要关爱的人群最真挚的关怀和最美好的祝福。粽子不仅是美食,更是匣东村人民心意的承载。
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党员、志愿者和群众代表的无私奉献。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的善举,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端午节前组织党员、志愿者、群众代表包粽子,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体现。”匣东村党总支书记陈宏香深情地说。这一传统活动,不仅让村民们在忙碌中感受到了端午的气息,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 |
|